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长啥样?

0

时间:2021-10-27 12:55:53 来源:学习强国

名称:清银镶玛瑙盖菊花瓣纹碧玉壶 清代 通高12.6厘米、口径6.5厘米、腹径9.7厘米,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一句为千古名句,诗人以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冰心玉壶来自喻光明磊落的品格,经常被现代人引用。然而,人们只知玉壶之美,却不知玉壶制作难度之高。

玉壶的制作,从选材、开料、冲砣、掏膛、雕琢、上花、打钻、镶嵌、砣磨到抛光,种种环节容不得一丝马虎,得颇费一番功夫才行。因此在古代,把玉壶当做酒壶或者茶壶绝非一般人家所能拥有。制作这类玉器皿对玉料要求极高,隋唐以前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数量才有所增加。及至明清,尤其是乾隆时期,随着玉料供给的充足、制玉工艺的精进,玉器皿成为这一时期玉器中的代表器类,达到了“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地步。

长沙博物馆珍藏的这件精美的银盖碧玉壶,就是清乾隆时期制作的仿痕都斯坦式玉器皿。此壶系用整块碧玉雕琢而成,材质肌理犹如墨绿色凝脂,极为温润厚重。碧玉,又称玛纳斯玉,因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的玛纳斯县产量最大而得名。由于它质地细腻,少有瑕疵,历来是玉雕工艺品的上乘之选,到了乾隆中期以后它成为宫中普遍使用的玉种,被广泛运用于宫廷器皿的制作。此碧玉壶造型规矩大方,通身雕琢二十四瓣菊花纹,线如直尺、流畅自然,且花瓣刻画均匀,每瓣误差不到0.1mm,不禁令人惊叹玉匠高超准确的琢玉技艺。玉壶一侧有流,其上阴线刻画海水云气纹。另一侧执手似与其呼应,雕琢喷水而出的螭龙,使画面跳脱典雅静谧之境,极具张力与动感。玉壶器盖以白银打造,子母口壶盖与碧玉壶身严丝合缝,结构甚为紧密。银质盖纽上镶嵌半圆形红色玛瑙珠,纽下饰墨绿色碧玉圆环,盖纽四周环绕八颗半圆形红色玛瑙。内敛凝重的墨绿色碧玉与色泽艳丽的玛瑙珠以及银光熠熠的壶盖相互映衬,感觉相得益彰、分外鲜艳。

该器物圆浑光滑,具有“抚处不留手”的润泽感。玉壶掏膛厚薄均匀,底足等次要部位均雕琢得不留“死角”,可谓一丝不苟、工艺精到。从一器一色的选材、动植物纹饰相结合的构图,到富丽华贵的镶嵌工艺来分析,此壶不同于传统玉壶,它具有乾隆时期痕都斯坦玉器的制玉风格。虽不同于“痕玉”胎体透薄——“水磨磨玉薄如纸”的特点,但其借鉴“痕玉”独特的镶嵌工艺、鲜明的色彩搭配以及花卉纹饰进行装饰,将乾隆时期“工精、玉润、色艳、形美”的玉雕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属玉器中匠心独运、不可多得的珍品。

微信 微博 抖音 APP
珠宝国检
中国珠宝行业网
珠宝国检
珠宝国检
珠宝国检(APP)

版权所有©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京ICP备2024047581号-2